作为珠海移动品牌代理服务团队中一员,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移动!一转眼,现如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从农村信息化,移动梦网,到动感赛季,到g3,到9大基地,到4g,再到“和”,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再到和包,可以说,这十年里,我几乎见证了中移动从2g到4g到全过程。见证了2g时代一骑绝尘,见证了3g时代“危言耸听”,见证了4g时代王者归来。十年有太多到经历,有太多到感悟,也有太多到遗憾,其中最遗憾的莫过于飞信了。飞信于2007年正式商用,比微信整整早了4年,看看今天微信的成绩,想想都替我们中移动惋惜。记得当年,移动的朋友还豪言公司应该把腾讯给
收了,现在这个朋友都跳槽去腾讯了。
2007年,作为合作方,我们有幸在第一时间使用了飞信,在没有微信只有qq的情况下,飞信能够直接发信息到手机,让我们感到非常的神奇,在市场尚也获得了很多好评。我记得在校园市场推广就非常有效,老师都把这个当作布置作业、发送通知的平台。只是到了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普及,首先是内部员工和合作伙伴一起用,慢慢的只有员工在用,直到微信诞生了,慢慢地员工都没有被要求使用了。现在分析一下,飞信之所以没有做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飞信发展影响短信收入,这应该是核心原因,飞信要真正获得用户,发短信回短信免费是必须的,这如果放在今天还可以考虑,然而对当时的中移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百度了一下,中国移动09年短信发送量6812亿条 收入536亿元。如果减掉这块收入,我相信没有人敢下这个决定。
第二, 软硬环境都不成熟,那时候基本还处在移固转化的过程当中,无极4智能终端普及程度也不够,3g网络建设也不完善,4g网络也还没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习惯也没有培养起来,飞信真正要规模化推广的时机还不成熟,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概念,用户思维更是没影。
第三, 没有掌握核心能力,中移动规模虽然很大,但在互联网这块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包的平台化操作,据说飞信当时是北京移动和易通无线公司合作开发的,后面又转到神州泰岳,不管是谁,飞信的发展都需要高度依赖合作公司的技术和团队,这就多了一层利益需要协调,对于产品未来的期待难免会有不同意见,这样也不利于飞信的发展。
对于飞信这样有前景的产品,落得了个半途而废的命运,实在可惜。但是我们回看以上三大原因的话,中移动的选择多少也有点受限于当时的环境,也不是不可原谅。但是,有还有一个间接原因,也可能是导致飞信没有成功、中移动在互联网领域没有明星产品的共同原因。那就是中移动资源投入太过分散,这一点可以从九大基地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来,2011年,中移动一口气建立了音乐、阅读、电子商务、动漫等九大互联网业务基地,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首创,体现了中移动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决心。然而,不管移动的财力有多么强大,要同时做好这么多基地,我都觉得有点太不可思议,也不敢相信,毕竟集团领导就那几个,精力有限,难以兼顾,这就好比一个大公司用一个部门跟一个中型的公司去pk,结果显而易见。
当然,飞信虽然沉默许久,但并没有消亡(前段时间不是又网络公关了一把吗),或许飞信某一天还有逆袭的机会。但今天,超级旭是想说说中移动的另外一个互联网产品——和包。超级旭认为,虽然和包并非像飞信一样是能够成为开创时代的产品,但和包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却是中移动不能错过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不用说互联网金融现在又多火,只要看几乎每一个与互联网沾上边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平台(如下图)。
为什么大家纷纷抢着要做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一,因为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小企业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务;第二,因为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互联网金融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谁能把这个掌握再自己手里,谁就在电子商务里面占到了先机。第三,为什么要做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我们见识到了支付宝对银行造成的冲击,我们看到了微信红包引起的疯狂,我们看到了连士多店都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我们看到了苏宁、京东、恒大、万达等巨无霸企业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超级旭认为,未来三大互联网入口,社交平台,生活平台,电商平台,这三大平台都会被金融平台打通,金融大数据永远是商业领域最有价值的数据,谁掌握了互联网金融的入口,就掌握了消费者,掌握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