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辣条“一哥”卫龙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0.4-11.4港元,每手200股,预计将于12月15日挂牌上市。
这意味着,中国食品名城漯河,继双汇发展之后,将再添一家食品巨头上市公司——卫龙美味,而这也将是漯河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申请IPO前,卫龙还完成了一笔重磅融资,也是其创立20年来首次引进外部资本。2021年5月8日,卫龙宣布完成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的5.49亿美元Pre-IPO轮融资签约,其它股东还包括云锋基金、红杉中国、厚生投资、海松资本。这轮融资后,卫龙的估值达到93.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
从一根小小的辣条中,卫龙又是如何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又是谁撑起了卫龙600亿的估值?
辣条的前世今生
辣条如今可谓中国普及度最高的零食之一。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就显示,2020年,辣条市场规模约455亿元,预计在2026年增长至近700亿元。辣条的增速甚至快于整个休闲零食行业,在2016-2021年,休闲零食复合增速为6.1%,辣条复合增速为9.4%。
不过中国辣条的历史并不长,出现的时间不过二十多年。
比如,在卫龙的故事里,后来卖遍全国的“卫龙辣条”就起源于一碗牛筋面,中国辣条行业的发展几乎就是卫龙的发展史。
2001年的某一天,在漯河的一处河堤上,刘卫平遇到了一位卖牛筋面的老太太,看着很有意思。他买了一份面,吃完觉得口感很不错,于是就向她打探牛筋面是从哪里买的。经过一番询问,刘卫平终于找到了牛筋面的生产地。
他尝试用牛筋面代替豆皮、酱干,加上辣椒面,用磨具生产成一种咖啡色的产品,外形有点像鳝鱼,于是,取名为“鳝鱼条”。市场反响很好。后来因为“鳝鱼条”写起来麻烦,刘卫平索性就把名字改成了“鱼条”。后来,又因为鱼条有独特辣味,消费者更喜欢叫它“辣条”。
不过,关于中国辣条的起源,还有一种流传更广泛的说法,辣条的产生源于一场洪水。
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平江县酱干产业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现了大幅度产能下降,对酱干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富有创新精神的平江人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进生产工艺,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辣椒、花椒、孜然等佐料,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辣条,行业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
为何国人独爱吃辣条?
无论是卫龙的“牛筋面起源说”还是更普遍的“洪水催生说”,都只是关于辣条最初来源的故事,而其能够成为中国最流行的零食之一,则意味着辣条必然契合了国人对吃的某些喜好。
从味觉感知上来说,辣椒开胃,能刺激食欲,吃辣条不仅是一种味觉刺激,吃辣条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快乐的感觉,让人放松、释放压力、享受瞬间快感。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辣椒中的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含量很高,能为人体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适量的吃辣椒有利于健康,而且还有关键一点吃辣椒不会长胖,这也是辣条受到女性消费者青睐的原因所在。
而在《中国食辣史》一书中,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雨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指出辣味的流行是近三十年来的一个突出饮食现象,是伴随着中国饮食的商品化过程、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现象。
这种辣味的流行,也为辣条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条件。曹雨在书中就指出,辣条流行的三大特征,都和国人对“辣”口味的喜爱密切相关:
一、脱胎于传统食品,辣条的口味模仿平江县传统食品酱豆干,辣味的口味风格突出;
二、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模仿和传播,价格低廉,容易在中国内陆收入不高的地区取得市场份额;
三、风味突出,易于保存,大量添加辛辣调味料的食品本身即有防腐的特质,加上强烈的特殊风味,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
尤其是到了新世纪,国人对辣味的喜爱被带到了正餐以外的更多消费场景,无极4进一步推动了辣条的普及。
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辣条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就显示:随着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辣味食品的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正餐之时,而已拓展至活动、娱乐和办公时间等多种场景。得益于消费场景多元化,2015年以来我国辣条食品行业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休闲食品行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