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山西运城,在太原求学工作多年,中间曾去成都闯荡,最后又回到家乡运城,阿勒泰是个很遥远的地方,和他的人生轨迹没有交集。但苏木喜欢那个地方,熟悉它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甚至知道该去哪里采野木耳——他是从作家李娟的书里知道的。
苏木的轨迹和当代多数普通人一样,从家乡离开,又回到家乡。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可能是因为他在家里给自己建了一个小小的藏书室,里面收藏着七八百本书。
“我家三室两厅,一个人住,书房里放了七八百本,还有一些我读完觉得不好的,或者干脆读不下去的,就扔去储藏室了。”书架是最“神圣”的藏书位,尤其是顶层,那里他留给了他最喜欢的苏联和俄国文学。
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通过豆瓣小组联系到四位和苏木一样爱看书的普通人,跟他们聊了聊与阅读和囤书有关的故事。
小学三四年级时,苏木收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图书“大礼包”。
在成都当兵的舅舅过年回山西省亲,要坐3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他没给家里带四川特产,而是带了一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读物,整整300本。
为了把300本书带上火车,苏木舅舅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把全部空间都留给图书。
“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文学类的,自然类的,社科类的。”苏木回忆道,“我们家里面7个小孩,有的爱看,有的不爱看。像我是先把宇宙、天文、地理这些书看完了,我大表弟先看的是三国演义、聊斋这一类的。”
300本书,对还是小学生的苏木来说简直是一个微型图书馆,他从里面一本本选着看,一直看到小学毕业,陆续看完其中的100多本。
后来他在李娟的书里看到,李娟妈妈收来很多废品旧书堆在杂物间里,她蜷在旧书里随便挑一本,如果不感兴趣就扔过去,再重新挑一本。那是李娟在散文《阅读记》里记述的故事,苏木没有提到这种经验和他自身经验的相似性,巧合的是,李娟窝在旧书堆里时也是小学四年级,跟拿到300本图书的苏木一样大。
当然,苏木现在拥有了一整间书房,可以随心所欲地买书,无极4把最爱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放在大书架的顶上。
直下看山河(没错,这是她给自己取的化名,来自辛弃疾的词)说,从她自身的阅读体验看,某本书对人的改变其实没那么大。“还得是靠光阴流逝,到了人生的某个节点,就突然悟了。”
她喜欢读书,小学最疯狂的时候逃课去新华书店蹭书看,每次都被工作人员在清场时“扔出来”,一直到现在,她仍维持着每星期1到2本的看书频率。她也喜欢买书,最多的一次,曾一口气买下汗青堂全套120册。
今年4月,直下看山河在拼多多上“入”了大概10本书。“入”是入手的意思,网路语境下的年轻人喜欢这么讲,价格优惠的商品被形容为“可入”,判断标准主要来源于个人经验。她骄傲地说:“像我这种经常各种渠道买书的,几乎看一眼就知道折扣合不合适了。”
和苏木的大书房相比,北京书友赵跃的藏书环境显得有点惨淡。因为租住在不到50平的一居室,赵跃没办法单独拥有一间书房,只能“见缝插针地四处乱摆”,床头柜、简易书架、储物架、地板,没有书房,等于到处都是书房。她开玩笑地问我:“我这能算藏书吗?最多算堆书吧。”
我安慰她:“嗨,书房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