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身行业来说,又双叒是重新洗牌的一年。
国内大型健身房管理层变动频发,有业内人士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大型健身房近几年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员工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开无数个工作会是常态,教练和管理者们无心精进专业技能,有能力者大都选择跳出来。
消费者也或多或少感受到了这种压力:“销售很夸张,每个周末都给我打N个电话,夸了我十几分钟之后,就喊我办10年卡甚至终身卡。”
另一边,中小工作室、超级猩猩等以团课操课出圈的品牌也没有过得太好,它们大多在疫情反复中生死浮沉:“倒了一批,又有新的一批来接手。”业内人士说道。
此外,满足基础健身需求的24小时无人健身房重出江湖,入华3年的海外线上健身预订平台ClassPass在今年也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宣传……销声匿迹多年的O2O健身平台,怎么突然又行起来了?
2.gif
健身行业加速细分
去健身房的人还是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的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健身房活跃用户总量为2420.2万,与2020年的2340万相比,活跃健身房用户有所增加,增幅为3.4%。
3.jpg
图源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做消费决策更为谨慎。传统健身房长期付费的模式,动辄成千上万元的支出,给了消费者颇大压力,单次付费的形式便有了更多的市场。
该报告指出,仅次于长期付费模式,“单次付费”已跃居健身行业的第二大付费形式,占比36%。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越高的群体,越倾向于单次付费。
时过境迁,健身行业和几年前已经大不相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大健身房的光环逐渐暗淡,无极4靠嘴皮子的纯忽悠和俊男靓女教练的颜值诱惑逐渐失效,中国的健身消费者们在市场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专业,对健身这件事有了自己的积累和理解,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工作室的功能更多就是一个上私教课的场地。我的学员可能同时有威尔仕或者一兆韦德的健身卡,平时会去那里锻炼。她还可能去拉伸馆拉伸,去超级猩猩跟操课,或者去普拉提、瑜伽馆上团课……”上海某私教工作室的店长Alan清楚地知道,细分趋势之下,一个消费者很难在一个场景下满足所有需求,疫情也只不过加速了大健身房分崩离析的进程。
对健身房的另一大考验也随之出现——由于选择太多,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消费者对场馆甚至内容都没有忠诚度可言,会跟随自己心仪的教练跑——通常,一个好教练不会只在一个场馆上课,或是干脆到处尝试不同的操课。如何让消费者复购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当消费者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大众点评、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下单体验课程,当整个行业越来越细分,这便给了像ClassPass这样的O2O平台难得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