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波罗峪游玩,得到风景区领导的热情款待,酒至半酣,邵珠富顺便送给他们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创意,得到景区领导们的高度认同。
此创意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在公园内随处可见的用矿泉水瓶盛着小蝌蚪的美女和孩童们。而在整个游园的过程中,山间小溪一直随路相伴,在清澈见底的山涧小溪中,时常见到有成堆的小蝌蚪在自由游弋,小溪很浅,水很清,蝌蚪也很乖,用手有意识地轻轻地捧一抔水,其中就很有可能发现一两只小蝌蚪,好多孩童会将没喝完的饮料瓶子倒掉,撕掉上面的标签,装进小溪水,放入小蝌蚪,一路欣赏把玩
,其乐融融。小蝌蚪不属于娇生惯养的动物,比较好养,不会轻易死掉,所以孩子即便投入了感情,也不至于太伤心,哈哈!
有此基础,一个帮“小蝌蚪找妈妈”的策划创意应运而生。具体思路和步骤如下:
A、 “来,亲,请把小蝌蚪请回家”
通过报纸宣传征集参加人员的形式,周末组织活动,吸引小学生前来波罗峪,无极4亲手捉几只小蝌蚪,并盛情邀请它们来孩子的家中做客。
由于城里的孩子平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少,到生态较好的环境中去捉蝌蚪,带回家养着,此举肯定会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而儿童属于典型的购消分离的市场——儿童“消”费家长埋单(“购”),再加上大多家长对“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耳熟能详,且充满好感和亲切感,而参加活动又能够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自然对活动也会大力支持。
B、 “养小蝌蚪,做个科学小达人”
把蝌蚪带回家,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违犯生态平衡的,有违道义,但如果以培养孩子爱科学的意识、提高孩子观察能力这一角度着手,由于披上了更高层面的外衣,看上去比较光鲜,则相对而言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波罗峪景区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生物老师和作文老师来进行现场辅导,教会孩子如何认识、观察、了解小蝌蚪,并将观察情况用日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则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家长和孩子们对此次活动意义的认识。
C、 回归大自然,帮小蝌蚪“找妈妈”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有的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是时候让它们回归大自然的“家”了。此时,可以考虑举行一个“让小蝌蚪回家找妈妈”的特殊仪式,由相关老师做总结性发言,并邀请相关中小学生或中小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发言。与前面的策划思路遥相呼应,同时也兑现了活动不违背生态保护的承诺,。
D、 请“小蝌蚪”代言景点
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宣布聘“小蝌蚪”做形象代言,揭开波罗峪“小蝌蚪公关”的大幕。
以上思路当然只是个建议,具体到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此次“帮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至少体现了“三高”的特点,具体如下:
a、 立意高:借“小蝌蚪”可以暗示波罗峪良好的生态;借小蝌蚪也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意识;借小蝌蚪让孩子认识、了解和接触了大自然。
b、 寓意高:通过此活动,至少参与者和了解者知道了这里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这家景点是个有责任心的企业、这里的生态保护得相当棒。
c、 回报高:看得见的回报是家长和孩子前来捉小蝌蚪、放小蝌蚪的门票和相关消费;看不见的回报则是品牌的传播力和张力、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当然还有一年四季可以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时的回报,如春夏秋的“到蝌蚪的家做客(看看)”的活动等等。
整个活动能够比较吸引人的地方,是过去60后、70后和80后对“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儿时经典故事的回顾。由此可见这其中的策划也有情感营销的成份,这与邵珠富被人们称为“单位是教父,出门是情父”的“情父(情感营销之父”的称呼相吻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