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新上线的一支饮料广告,可能会让人联想起王老吉,同样的红罐,看上去甚至像是加多宝集团或广药集团推出的新产品。不过这款产品的卖点不是“怕上火”,而是“去油腻”;产品名称也不是“王老吉”,而是“十花汤”。
新品年年有,能存活下来的却不多。“十花汤”这样的新品能走多远?
古方去油腻
王老吉凉茶这个大单品的成功之后,跟风者无数。有的直接换一个名字做凉茶,也有的受到启发,挖掘出了一些本
“藏于民间”的传统健康饮品并将其“发扬光大”。
“十花汤”便属于后一种。
“十花汤”的诞生,源于“十花汤”品牌创始人、“十花汤”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毅在新西兰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他看到当地的毛利人一只手拿着汉堡和比萨,另一只手拿王老吉,觉得很惊讶,一问才知道,毛利人只知道王老吉是草本饮料,却不知道喝了有什么作用。钱毅又问他,如果有一种饮料,喝了之后可以帮你把吃汉堡和比萨时吃进去的脂肪排出来,你感兴趣么?毛利人马上问,是什么?哪里能买到?
其实钱毅当时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饮料,只是直觉地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中一定有这么一种饮料,应该把它找出来,开发成现代的产品。如果老外都对中国的草本饮料感兴趣,中国人自己应该更容易接受,市场潜力应该巨大。
“‘十花汤’是我从老中医那里挖掘出来的古方,主要成分包括莱菔子、甘草、山楂、葛根、麦芽等,去油腻的效果非常好。”钱毅对这款产品信心十足。
“山楂是消食佳品,麦芽理气化滞,葛根和莱菔子都帮助肠胃消化,这都是很多中国人已经知道的事实,不需要花费多少力气去传播。”钱毅介绍说,“十花汤”的配方来源于名医扁鹊的哥哥——扁鸦。“十花汤”的名称也并非杜撰,而是钱毅在考证古方流传的时候发现的。“民国时期,上海的上层社会女性为了保持身材,每天吃饭之前先喝一碗汤,这个汤就叫作‘十花汤’。”
如果说王老吉的“怕上火”功能,在北方还存在一定地域文化差异的话,“十花汤”的“去油腻”诉求,则可以全国通用——毕竟,怕长胖、要减肥,多年来几乎已成为多数人的“共同心愿”。
可感知的产品差异
当然,产品好不好,不能只看配方或历史。如果做功能性饮料,效果至关重要;若只是普通饮品,口感自然是第一位的。
王老吉走红之后,借用中医中药去火概念的饮料并不少见,但鲜有成功案例。和中药差不多的口感,喝下去却感觉不到效果,消费者尝试一次之后,很难有兴趣再购买第二瓶。
“十花汤”显然不在此列。
钱毅明确表示,除了配方之外,他的信心,更多源自这款产品的独有特点:消费者饮用之后会有明显不同的感受。
“莱菔子就是我们讲的萝卜籽,它能促进大肠蠕动。喝了‘十花汤’之后,很多人都会感觉到上下通顺的舒畅感,胀气、积食等问题都已得到很好的改善。”
据了解,“十花汤”还具有相当不错的通便效果。“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到55岁后40%以上都有便秘现象,而喝了‘十花汤’后,排便很快就能正常。”
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时代,有的产品通过包装或者口感改良来获得可感知的差异。“十花汤”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性,无疑为这个新产品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