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的眼里工业品只有销售,没有营销,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案例非常少,可供学习参考的不多。
很长时间以来工业品为什么只讲销售,不讲营销,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张东利以为,这是由工业品本身的产品和用户属性决定了的。众多周知,产品或者商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活资料,二是生产资料。大众消费品就是属于生活资料的范畴,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饮料,都是直接用于人们的日常消费。而工业品则不同,它是被用来作为中间产品(原料、设备、工具等)来生产、创造最终消费品的,故属于生产资料的范畴。从产品属性上讲,工业品作为生产资料,产品技术是否达标、
质量是否可靠、运行是否正常等指标,构成了产品的核心。从用户属性上看,工业品的用户不是某一个个人,而是团体,由技术专家、财务专家、采购专家、管理者、操作人员等组成。这些都与大众消费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工业品营销的模式同快速消费品有本质不同。其构建品牌的方式、途径与大众消费品是如此的不同,大众消费品适用的模式很难完全套用,因此在多数人眼里认为工业品没有营销,只有销售。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张东利深深感受到国内工业品营销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相比较大众消费品,在这个领域,广告策划人有更大的舞台来实现价值。
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下张东利对工业品如何做好营销的一些感悟。
首先谈谈与大众消费品营销相比,工业品营销的特点:
一是工业品属于专家集体型购买,购买行为中感性的成分少,理性的成分多。这个群体往往由技术专家、采购专家、财务人员、操作者、管理者等阶层构成,每个阶层关心的问题差异很大。比如,管理者最关心的是产品使用后带来的生产率、品质、成本等的改进;技术专家最关心的是技术指标是否过硬,可靠性如何;采购专家关心的是性价比,财务关心的是成本控制;操作者关心的是是否方便操作,效率能否提高等。无论哪一方面过不了关,购买都难以达成。所以对工业产品而言,品质、价格、可靠性和服务等一个都不能少。
二是价值大、重要性高的工业品往往采用招标方式购买。工业品往往是大宗购买,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合同金额,加之是群体采购,因此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购买是普遍采用的方式。招标意味着全方位的比拼,比品牌、比品质、比价格、比服务、比技术、比人脉等等。其销售的难度较大众消费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是广告对工业品消费群体的影响有限。对大众消费品,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而言,广告就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能够左右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对工业品而言,消费者是极为理性的购买群体,由于产品本身技术和功能的复杂性,导致广告对受众的影响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