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这么吓人个标题不是为了嘲讽拉仇恨,只是想说几句实话,不做危言耸听。
先说说这行的历史
咨询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的,中国人干这行也是跟着欧美学的。一开始出了几位大师和出名的骗子。当时也确实成就了一些品牌,穿来穿去被神化了,不过死的比出名的多。只是大家都不愿去回忆。人就这样,自欺欺人的假装没看见。
老外的大牌咨询进来之后,更是玩的邪乎,什么麦肯锡啊、奥美啊、Interbrand啊号称只
服务国际品牌和中国的一线品牌,不入流的给多少钱都不给你干活,那叫一个牛。结果呢,甲方公司钱没少花,死的比谁都惨。
为啥?水土不服。老外那剂药方只适合外企的体制,中国企业的身体扛不住。可见洋大夫未必门门灵。人参虽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吃不好就鼻口穿血,没准要了命。
改。外国大佬们正忙着研究用什么新招忽悠中国企业的钱,趁着机会国内的咨询行业起来了,打起来民族的大旗。故此才有这个行业几十年的兴衰起落。
说这个只想表明一点,咨询也好,策划也好,无极4设计也罢,总之这个领域的基因都是进口的。方法论也都是根据老外那套改装的,根上还是那些东西。真想弄出套治中国企业的方子,我们的工夫还欠修炼。
在国际化全球化,互联网再牛,民族特有的东西一时半会还不会丢的一干二净,不管5000年历史留下的文明还是糟粕,反正都一堆一块的在那摆着。老外看不见,我们自己不能假装看不见。
所以说,我们拿着把外国改装回来的手术刀,给企业做手术,弄不好就下不来手术台。小毛病还好,大毛病就别玩玄乎的了,弄不好就是医疗事故。
再说细点
说是第三方公司,可第三方公司也是公司,能从客户腰包多掏点,谁都不会介意,反正我不介意。我这些年在甲方混过,也在乙方混过,所以两方的想法我都能号上脉。
客户说:我准备上条生产线,做速冻食品。你说行不行?
我们肯定说,我们回去研究下市场。回头给你份可行性报告。不用我说报告结果吧!准行啊。干吧,市场前景好着呢。送到嘴边的肉没有放过的理由。恨不得你再搞个超市做终端,建个农场做上游呢。全产业链多牛B啊。尤其中小企业老板,决策方式一般都是拍脑门,结果脑门一拍就不知死活的干了。我们能说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吗?
说一点具体事项
我是主做品牌构建和营销的,内部管理不参合。就说品牌,这东西懂行的都清楚,方法论一摆,往里面套就成,跟数学公式没啥区别。套好套不好问题都不大,反正摆平客户没问题。其实也无非就是一针让客户眼珠子发蓝的鸡血。理论上已经接近100%成功了,可实际真能玩明白的客户有几个呢!多数都是跑偏走样半路掉沟里吧!
为啥?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太考验企业的内功。能一条道跑到黑的老板,全国就那么几个,马云算一个,柳传志算一个,张瑞敏算一个,宗庆后算一个,王石算一个,还有几位前辈,确实是做到了坚如磐石。我们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无非就是让老板过了把激情燃烧的瘾,真要是做成了,我们也不是决定因素。顶多算个煽风点火背后使主意的。
再说营销,咨询领域做这个的算是最多的,我也算是主干这个的。首先是帮客户把思路缕明白,这点不难,一般都能做到。整套方案做的很漂亮也不算太难,但只能简单粗暴好执行的估计就少多了。多数都是飞机,看着高大上,不着地。而且客户也坚持不住,两天半新鲜,过了劲就扔脑瓜后边去了,又回到了原样。
尤其互联网现在又这么牛B,彻底打乱了媒体格局。传播渠道简直就是一团麻,客户蒙圈,做营销外表镇定,实际也蒙圈。于是大家一股脑的瞄准了互联网。做咨询的可以现学现卖,可中小企业老板们呢?。不会了。传统媒体不灵了。这会下手快的网络公司,就是那帮以前做网站的开始狂轰乱炸,挨个推广公众平台/APP之类的东西,要么就建议你搞网店,做百度之类的。总之卖完就跑,后期自理。平台搭建好之后发现,没人操作得了。其实把网络公司换成我们,基本也都是这么做。扶上马可以,又有几个公司能送上一程的呢?
就算是由里到外都帮着搞明白了,可日常推广维护呢?活动呢?说句实话,无论是推送还是活动方案、文案,多数成果我们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眼。指望这些东西帮客户创造价值!逗。
为什么会这样?
中小企老板和我们同行中的许多人一样,都不是科班出身,包括我自己。这些人惯于江湖路数,也没太多时间学习思考。早些年也是靠着这些过时的路子发了财。我朋友说过一句很文艺的话,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过去的成功会成为未来的阻碍。如今他们相变,但并没有那么容易。这需要否定自己很多东西,我们都是贩卖思想的,否定自己有多难,都体会过。
最主要一点,我们和客户之间的这种机制决定了很多东西。有些是注定的。理论可以探讨,但真像成美那样搞出个加多宝凉茶,像当年叶茂中那样所向无敌,除了运气,我们还需要真的需要好好研究研究中国这个市场。或许只有那样,我们才能自己满意,又能让客户受益更多吧!